- 龙坤兰;张正亿;周秀娟;陈骏;张松;高培阳;
应激性溃疡是常见的急性胃肠黏膜损伤性疾病,现代医学防治手段存在过度抑酸等副作用,如何综合防治成为改善预后的关键挑战。肠道菌群紊乱是应激性溃疡的危险因素,通过脑-肠轴双向调控机制可加剧肠道黏膜屏障损害。中医学认为,应激性溃疡的发生不外乎脑神失驭、脾运失司,致肠滞菌乱;菌毒上攻、脾虚加重,致脑窍失荣;营卫失守、气血离经,发为络损血溢,终致菌群微生态失衡而聚浊成毒,终致胃肠络损血溢。本文立足于中医“脑-脾-肠轴”理论,系统阐释菌群紊乱与应激性溃疡的病理关联,深入探讨健脾调神、固护营卫等治法调节菌群稳态的作用机制,以期为构建中西医结合防治策略提供理论依据,为靶向肠道微生态的精准干预开辟新路径。
2025年05期 v.43;No.498 4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2K] - 刘秀英;黎红琴;何思锦;赵亚丽;和智娟;
本文基于中风后痉挛性偏瘫与肝脾肾的关系,运用国医大师张震“疏调气机”理论指导多形式灸法,针对多形式灸法在中风后痉挛性偏瘫中的应用展开学术探讨。文章从中风中医理论的角度出发,详细阐述了如何将“疏调气机”理论应用于督脉灸、温和灸、隔姜灸、隔盐灸和热敏灸等多种形式灸法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通过本文的研究,旨在为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中医灸法治疗提供理论指导和临床实践参考。
2025年05期 v.43;No.498 47-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2K] - 邹茂琳;王再见;李会霞;
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以脾胃虚弱为本,痰湿瘀热为标,临床以上热下寒证多见。乌梅丸是临床治疗上热下寒的经典方剂,具清上温下、调畅气机之功,临床运用乌梅丸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效果颇佳,遂基于“清上温下”角度探讨乌梅丸论治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以期为中医临床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提供新思考。
2025年05期 v.43;No.498 5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5K] - 张慧莹;韩惜惜;忽诗雅;任文英;
任文英教授在近30年的中医临床实践中,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病机制及进展规律进行了深入的探究,提出该病以肾元衰败为本,湿浊邪毒内停为标,风邪与血瘀贯穿疾病的始终。基于这些认识,任教授提出“祛风通络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临床实践中已证实具有明确的治疗效果。
2025年05期 v.43;No.498 57-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4K] - 杨仁帆;周涛;徐立军;
功能性便秘是临床常见的胃肠道非器质性疾病,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老年功能性便秘已然成为现阶段我国老年病的防治重点。笔者根据临床实践和文献研究,发现其病机可高度概括为“虚气留滞”,虚气为本,留滞为标,虚气主要责之于脾肾亏虚,留滞主要体现在气、痰、瘀三者的停留壅滞。“虚气”与“留滞”互为因果,循环往复,加重老年功能性便秘。治疗时应坚持补虚通滞的原则,健脾益肾补其虚为主,行气化痰祛瘀通其滞为辅,以补开塞,攻补兼施,从而为中医药防治老年功能性便秘拓展思路与方法。
2025年05期 v.43;No.498 6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3K] - 杨羽西;郭亦男;
小儿腺样体肥大作为儿科常见病,在小儿生长发育的过程中产生着不良影响,并且发病率也在逐年增加。本文基于仝小林院士提出的“态靶”理论,将现代医学和传统医学理论创新性结合来辨治小儿腺样体肥大。根据小儿腺样体肥大的发病机制、病情演变过程,将小儿腺样体肥大分为郁、虚、瘀三态,针对不同态下的病情特点,进行态下分证论治,对小儿腺样体肥大的病靶、症靶、标靶进行了探讨,为小儿腺样体肥大的治疗提供新的辨治思路。
2025年05期 v.43;No.498 66-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3K] - 张宗昊;李玉峰;
多汗症与心血管疾病往往同时出现,本文详细论述了心血管疾病与多汗症的关系,从临床调查入手,分析了急性冠脉综合征、心力衰竭与多汗症的关系,并发现冠状动脉手术会改变汗出状况,同时还发现多汗症患者的血压、心率水平较高。鉴于目前多汗症的西医疗法不尽人意,多汗症与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治疗心血管疾病或可缓解多汗症状。中医理论认为,汗为心之液,汗出异常责之于心,治疗汗证理应从心论治,针对病因病机的不同,本文以辨证论治的角度通过心之痰湿阻滞证、心脉瘀滞证、心气血亏虚证、心阳不固证、心火亢盛证、心神不宁证六种证型,详细论述了从心论治多汗症的中医疗法,以达到治病求本的目的。心血管疾病与多汗症联系密切,本文论述中医药治疗心血管疾病伴多汗的优势,以期对临床有一定参考价值。
2025年05期 v.43;No.498 70-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8K] - 阮氏青玄;魏娜敏;刘国秀;李易轩;翟华强;
《海上医宗心领》为越南著名医家黎有卓于1770年所编撰,其在治疗哮喘方面的独特见解和诊疗方法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通过文献分析法和对比研究法,深入探讨了《海上医宗心领》中对哮喘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等方面的阐述,同时对比了该书与中医经典著作如《医贯》《冯氏锦囊秘录》等在理论继承与创新方面的异同。结果表明,黎有卓的学术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他提出越南哮喘患者以虚证为主的特点,并在“扶正祛邪”治疗原则的基础上,创制"调气疏郁方"进行辨证加减;其次,他创新性地将升降浮沉药性理论运用于临床实践,研制"足金膏"以调畅气机、化痰平喘为核心治法;最后,在缓解期治疗中,他深受赵献可命门学说的影响,善用六味丸、八味丸等经典方剂进行调治。综上,我们认为通过对《海上医宗心领》治疗哮喘的深入探析,继承黎的经验,将为后世在认识及治疗哮喘方面提供有益的借鉴。
2025年05期 v.43;No.498 77-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2K] - 陈文静;石凤芹;
化疗致周围神经病变是肿瘤患者在化疗过程中常见的剂量限制性药物不良反应,主要因化疗药物损伤周围神经功能,进而引发一系列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和体征,在中医理论中,化疗致周围神经病变被归为“痹症”“痿证”等范畴。“虚气留滞”之论,肇始于《仁斋直指方论》,笔者团队探究之下,以为“虚气留滞”为该病之核心病机。“虚气”者,元气之衰微,病之根源也;“留滞”者,实邪之壅阻,病之表象矣。据此,笔者团队以为,当并行“补虚”与“行滞”二法,以“补虚行滞”为治疗基本原则,针对该疾病的不同时期总结出分阶段治法,以期为临床精准辩证及治疗提供参考。
2025年05期 v.43;No.498 83-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4K] - 丁喆;蔡新伦;梁丽芸;李军;朱燕;冯雅欣;谢文皎;
糖尿病足溃疡是由糖尿病引起的足部皮肤破溃,是糖尿病严重并发症之一,其住院时间长,人均费用高,为患者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至今仍为医学界治疗的难点。中医认为气虚血瘀,脉络痹阻是其发生发展的基本病机,治疗当以益气活血化瘀为主。本文结合中医理论与临床实践,从“气血冲和”理论构建糖尿病足溃疡中医治疗思路,应用松花粉内服联合外用,调和气血,取其“药少效专”之特色,以期为糖尿病足溃疡的中医治疗提供相关诊疗思路。
2025年05期 v.43;No.498 88-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3K]
- 张欣;葛建立;孙云朝;苏坤;武萌萌;
目的 观察芪黄疽愈方改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ASOLE)患者的血小板功能及肢体血运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100例ASOLE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药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和前列地尔注射液,中药组加用口服芪黄疽愈方,对照组加用口服西洛他唑片,3个月后观察临床疗效、PADT、PAg T、血浆TXB_2、6-Keto-PGF_(1α)水平,彩超观察足背动脉、股浅动脉的血管内径、峰值流速,并检测终点事件及安全性指标。结果 (1)临床疗效评价:两组愈显率及有效率相比,中药组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 PADT、PAg T、血浆TXB_2、6-Keto-PGF_(1α)水平比较:治疗前中药组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PADT、PAg T、血浆TXB_2均较治疗前降低,6-Keto-PGF_(1α)较治疗前升高,表明两组治疗均有效;中药组与对照组相比,中药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彩超参数比较:治疗前足背动脉及股浅动脉中药组及对照组血管内径、峰值流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药组足背动脉、股浅动脉的血管内径、峰值流速大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终点事件发生率及安全性指标未见明显异常。结论 芪黄疽愈方能够有效改善血小板功能及下肢血运,对ASOLE疗效确切。
2025年05期 v.43;No.498 118-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72K] - 李俐鸳;谢璇;
IgG4相关性疾病(IgG4-related disease,IgG4-RD)临床较少见,缺乏特异性表现,合并其他原发肾脏病时临床易误诊、漏诊。该文报道1例76岁男性患者,患IgG4-RD多年后新出现肾脏损伤及时通过肾活检确诊为肾小球轻微病变,应用糖皮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治疗,辅助中药及外治疗法后患者肾功能好转。同时结合文献探讨复习两类疾病的诊断及治疗进展,启示临床面对常规检查无法确诊的疾病或合并疾病时需及时通过病理明确诊断,争取早诊断、早治疗。
2025年05期 v.43;No.498 124-1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49K] - 林笑晨;张琦;李雪锋;崔志理;
目的 探讨补肾固精活血方联合竹盐脐灸对糖尿病肾脏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患者的临床作用及对免疫炎症的影响。方法 招募2022年6月~2024年11月我院DKD患者96例,分为联合组、中药组、对照组,每各32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中药组予补肾固精活血方治疗,联合组予补肾固精活血方联合竹盐脐灸治疗。比较3组患者干预后疗效、中医症状积分、UACR、Cys-C、Scr、Th17、Treg、Th17/Treg、IL-1β、IL-6、IL-10、Eotaxin、CCR3、EOS。结果 联合组干预后总有效率高于中药组,中药组干预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各组中医症状积分、UACR、Cys-C、Scr、Th17、Th17/Treg、IL-1β、IL-6、Eotaxin、CCR3、EOS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及IL-10、Treg不同程度提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中药组降低中医症状积分、UACR、Cys-C、Scr、Th17、Th17/Treg、IL-1β、IL-6、Eotaxin、CCR3、EOS及提高IL-10、Treg更显著(P<0.05);与中药组比较,联合组降低中医症状积分、UACR、Cys-C、Scr、Th17、Th17/Treg、IL-1β、IL-6、Eotaxin、CCR3、EOS及提高IL-10、Treg更显著(P<0.05)。结论 补肾固精活血方联合竹盐脐灸可能是通过改善DKD免疫炎症状态从而改善患者肾功能,缓解临床症状,且临床疗效率高,值得推广。
2025年05期 v.43;No.498 130-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3K] - 于盼;郑彩霞;聂伟;许成群;朱雪娜;程若东;
目的 探究自拟柴葶丹蛭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2型糖尿病(T2DM)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96例AECOPD合并T2DM患者临床资料,以是否联合使用自拟柴葶丹蛭汤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48例),对照组根据病情需要选择常规治疗,观察组联合自拟柴葶丹蛭汤治疗,观察治疗前及结束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疗效、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及睡前血糖、干扰素γ(IFN-γ)、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慢阻肺自我评价测评(CAT)、呼吸困难量表(mMRC)、睡眠质量指数(PSQI)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治疗后证候积分观察组下降优于对照组(P<0.001);治疗后观察组(89.58%)临床疗效改善优于对照组(70.83%)(P<0.05)。治疗后,2组FBG、2hPG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01,P<0.05),睡前血糖较稳定。IL-6、TNF-α、IFN-γ水平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01)。治疗后两组CAT、mMRC组间比较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PSQI赋分组间比较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01)。结论 柴葶丹蛭汤治疗AECOPD合并T2DM患者,可改善糖代谢、炎性因子水平指标,可提高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
2025年05期 v.43;No.498 137-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7K] - 张梦凡;卢雯平;
目的 通过临床观察紫芨连柏止痛方外洗手足皮肤不良反应,观察紫芨连柏止痛方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法,将受试者40例1∶1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及对症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予紫芨连柏止痛方外洗,14天为1疗程,连续2周期,观察有效率、手足皮肤不良反应分级变化、HFS-14评分、NRS疼痛评分、起效时间及本病引起的停药/药物减量情况。结果 治疗1周期、2周期后:1)试验组治疗手足皮肤不良反应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5%、95%,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50%、65%,试验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2组在手足皮肤不良反应分级、疼痛程度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分级程度低于对照组;3)试验组HFS-14量表评分分别为(24.25±4.63)、(12.88±2.35),而对照组的HFS-14评分分别为(37.80±6.96)、(25.89±5.45),试验组改善生活质量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4)试验组起效时间(9.79±5.49)天,对照组(20.73±4.95)天,试验组相比对照组起效更快(P<0.05);5)试验组未发生停药/减量情况,对照组发生5例,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未见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紫芨连柏止痛方治疗手足皮肤不良反应疗效确切,具有起效快、安全、使用方便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2025年05期 v.43;No.498 143-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7K] - 李海啸;张静;王豪;
目的 探讨中药穴位敷贴联合复方氢溴酸右美沙芬糖浆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疗效。方法 选取2022年3月~2024年4月开封市儿童医院收治15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其中76例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复方氢溴酸右美沙芬糖浆治疗(对照组),74例患儿在复方氢溴酸右美沙芬糖浆治疗基础上增加中药穴位敷贴治疗(联合组);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症状消失时间、肺功能、炎症因子水平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7d,联合组支气管肺炎患儿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支气管肺炎患儿的发热消退时间[(1.81±0.42)d]、咳嗽停止时间[(4.34±0.88)d]、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分别为(2.42±0.53)d、(5.56±0.76)d,P<0.001]。治疗7d时,两组支气管肺炎患儿最大呼气第1秒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和最大呼气峰流速(PEF)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联合组的FEV1[(85.49±4.54)%]、FVC[(86.72±5.07)%]、PEF[(1.78±0.23)L/S]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82.36±5.05)%、(82.34±4.76)%、(1.56±0.24)L/S,P<0.001],联合组的CRP[(6.34±1.72)mg/L]、IL-6[(12.34±2.84)ng/L]和TNF-α[(9.29±2.26)mg/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8.49±1.85)mg/L、(19.67±3.31)ng/L、(11.87±2.57)mg/L,P<0.001]。联合组、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分别为9.21%、6.76%,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中药穴位敷贴联合复方氢溴酸右美沙芬糖浆治疗有助于缩短支气管肺炎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时间,降低炎症反应,提高治疗效果,安全性好。
2025年05期 v.43;No.498 149-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2K] - 王庆;梅祥胜;杨晓刚;郭向东;
目的 探讨加味玉屏风汤联合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对过敏性鼻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2年6月—2024年7月我院收治的94例过敏性鼻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西医组、观察组,各47例。西医组给予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治疗,观察组给予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联合加味玉屏风汤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鼻部体征评分、免疫球蛋白(IgE、IgG、IgA)、辅助性T淋巴细胞1/辅助性T淋巴细胞2(Th1/Th2)、白细胞介素(IL)-4、干扰素(IFN)-γ、IL-12、肺表面活性蛋白-A(SP-A)、IL-10、鼻结膜炎生存质量量表(RQLQ)评分,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高于西医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症候积分及鼻部体征评分均低于西医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IgA、Th1/Th2、IgG水平高于西医组,IgE水平低于西医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IL-10、SP-A、IL-4水平及RQLQ评分低于西医组,IFN-γ、IL-12水平高于西医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味玉屏风汤联合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治疗过敏性鼻炎疗效显著,能缓解临床症状,抑制炎症反应,改善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安全性良好。
2025年05期 v.43;No.498 154-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6K] - 李建国;王福磊;涂佳敏;涂蕾;吴金霞;张仁超;
目的 探讨中医经方四虎散加减煎汤用于肛周脓肿患者术后熏洗坐浴,促进创面愈合,降低医疗负担。方法 采用观察性队列研究,选取200例在本院行手术治疗的肛周脓肿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两组均遵循相同手术及抗生素治疗原则。治疗组术后第1天起,以四虎散加减煎汤熏洗坐浴,每日2次;观察组则使用复方黄柏液熏洗坐浴,每日2次。分别于术后7天、14天、21天观察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创面分泌物评分、创面肉芽生长评分、多重耐药菌感染转阴率、抗生素使用天数及创面愈合率等指标。结果 术后7天,治疗组在术后疼痛评分、创面分泌物及多重耐药菌转阴率方面,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4天,两组在疼痛评分、创面分泌物、创面肉芽生长、多重耐药菌转阴率及创面愈合率等指标上差异显著;术后21天,两组在创面愈合率方面差异明显;且治疗组抗生素使用天数显著少于观察组。结论 四虎散加减熏洗治疗可有效减轻肛周脓肿患者术后疼痛,抑制创面多重耐药菌定植与感染,加速创面愈合,降低抗生素使用强度及医疗负担,具有经济、有效、安全及操作简便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2025年05期 v.43;No.498 159-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4K] - 占小兵;方斌;邓宝贵;黄敏红;梁小娴;韦春兰;吴贤嘉;王晨;
目的 探讨火龙罐循经灸在痰瘀互结型骨恶性肿瘤不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验证火龙罐循经灸的有效作用及不良作用。方法 将100例痰瘀互结型骨恶性肿瘤不寐患者通过随机对照法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骨与软组织肿瘤科常规护理。对照组给予耳穴压豆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火龙罐循经治疗,选择经络:督脉(长强穴至风府穴)、膀胱经(会阳穴至大杼穴)、手三阴经(心经、心包经、肺经)、肾经,隔天1次,共干预4次,每次选择一侧肢体,双侧肢体交替治疗,治疗用具选择刘伟承老师设计的新型中号火龙罐。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后第1天、第2天、第3天至第7天的患肢视觉模拟疼痛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阿森斯失眠量表(AIS)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及不寐的治疗疗效,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实验组患者在干预后的第1天至第7天,阿森斯失眠量表(AIS)评分、患肢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相比,实验组患者在干预后的第1天,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在干预后的第2天至第7天,实验组的PSQ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结果存在时间依赖性差异,在干预后的第1天、第4天、第5天,无明显差异(P>0.05);在干预后的第2天、第6天、第7天,实验组的HAM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干预后的第3天,对照组的HAMA评分明显低于实验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对干预睡眠的总体有效率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疗效中的痊愈、无效数据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在治疗疗效中的显效、有效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火龙罐循经灸能有效控制痰瘀互结型骨恶性肿瘤患者的疼痛,缓解患者的失眠症状,在治疗后第2天开始可以有效促进睡眠,在治疗后的第2天、第6天至第7天可以有效缓解焦虑症状,其对干预睡眠的总体有效率虽然与耳穴压豆组无明显差异,但是在提高睡眠质量方面更具有优势,且在治疗过程中患者体验舒适,无不良反应。
2025年05期 v.43;No.498 164-1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7K] - 刘泽霖;李虹霖;高鲁;朱嘉民;
目的 观察“三针四穴”温针灸治疗寒地寒湿痹阻证膝骨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128例KO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基础针刺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三针四穴”温针灸治疗,3次/周,4周为一疗程,治疗后进行疗效评估。观察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WOMAC评分、血清炎性指标,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0.63%(58/64),对照组为71.88%(46/64),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及WOMAC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对评分的降低作用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IL-1β、TNF-α、IL-6水平降低(P<0.05),且观察组对血清炎症因子的降低作用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提示治疗方式安全性较高。结论 “三针四穴”温针灸治疗寒地寒湿痹阻证膝骨关节炎能够有效降低炎性指标,改善患者疼痛及功能障碍,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2025年05期 v.43;No.498 172-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7K] - 邹茜;刘宝玲;曾丽清;黄萍;
目的 探讨改良伤科黄酒联合杉树皮小夹板固定护理在老年Colles型骨折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自2022年6月—2024年6月招募Colles型骨折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对照组(生理盐水联合杉树皮小夹板治疗)和实验组(改良伤科黄酒联合杉树皮小夹板治疗),采用VAS评分,肿胀值评分,Gartland-Werley评分量表,腕部影像学检查,评估两组患者腕部疼痛、肿胀,腕部功能及恢复情况。结果 共纳入93例患者,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无明显差异;实验组患者在治疗后第3天,1周,2周的VAS评分及肿胀值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3周后,腕部功能评分及影像学参数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高度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改良伤科黄酒联合杉树皮小夹板固定护理在老年Colles型骨折患者中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肿胀,疼痛的情况,并促进患者骨折愈合,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2025年05期 v.43;No.498 177-1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8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