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谢礼谦;李柳宁;
近年来,随着影像学技术进步,肺结节检出率攀升,其恶变风险及年轻化趋势引发关注。针对西医对低危结节干预手段有限的现状,中医药展现出独特优势。本文基于李柳宁教授“本虚标实”理论,创新提出肺结节“肺脾气虚为本,气滞痰凝为标”的核心病机,构建“益气、理气、化痰”标本兼治诊疗体系。李柳宁教授认为,肺脾气虚是结节形成的内在基础,外感六淫与情志内伤诱发气滞痰凝,二者交互搏结导致发病。治疗以“益气理气化痰”为核心,以培土生金法固本培元,辅以理气化痰、散结通络祛邪,并灵活结合疏肝解郁或清热祛湿等法。典型验案显示,患者经中药干预后结节明显缩小甚至消散,症状显著改善,验证了该疗法的临床有效性。本文不仅证实中医药可降低结节恶变风险,还能调节体质、缓解焦虑,为肺结节非手术管理提供新思路。未来需深化机制研究,推动中药方剂标准化,以拓展中西医结合防治路径。
2025年09期 v.43;No.502 27-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7K] - 姜一凡;王再见;李会霞;邹茂琳;
肠易激综合征是常见的功能障碍性综合征,常伴焦虑、抑郁、睡眠障碍、躯体化症状等精神心理异常表现。中医强调形神一体观,“五脏神”理论在调理脏腑功能、精神心理等方面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从“五脏主五神”角度出发,探究肠易激综合征伴精神心理异常与“五脏神”的相关性及病机,根据临床特征定位病变脏神,提出调气与调神结合的治疗思路,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2025年09期 v.43;No.502 32-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0K] - 柳洪奎;佟枫;鲁军;荣文双;景世元;柴茗耀;王茜;吴华阳;
中风后便秘是卒中患者常见并发症,严重影响康复进程及生活质量。本文基于“伏风脑络”病机,结合中医“提壶揭盖”法思想,创新性提出“类提壶揭盖法”治疗中风后便秘的新思路。将风伏脑络、玄府闭塞致气机升降失常出现便秘,类比“壶盖”被塞;祛风通络揭脑窍、升降气机调脑肠,类比“揭盖”以利肠腑。传统提壶揭盖法用宣肺通便为主治疗肺气郁闭,肺失宣肃所引起的便难,而本法提出“透风开玄府”为核心,伏风不去,开玄无门,其本质是“通上窍以利下窍”的广义气机升降思想,通过祛风通络、启闭玄府,恢复“脑玄府-大肠”轴气机升降。构建类提壶揭盖多维联动通腑模型,提出“通上启下、透玄利窍”的多元化类提壶揭盖法干预策略,可为临床治疗开拓新思路。
2025年09期 v.43;No.502 37-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7K] - 夏琦林;李明洋;江泽平;
腰椎管狭窄症(LSS),中医认为LSS的发生与“虚、痰、瘀”理论密切相关,但该理论的现代生物学机制缺乏深入探讨,西医则认为其病理机制与椎关节周围组织的炎症及氧化应激反应有关,且有研究显示核因子E2相关因子2/血红素加氧酶-1信号通路(Nrf2/HO-1信号通路)的激活能通过抑制核因子激活的B细胞κ-轻链增强复合物信号通路(NF-κB信号通路)以防治LSS。因此,本文尝试立足于中医“虚、痰、瘀”理论的治疗策略,再从中西医结合的视角考虑,通过分析理论指导下常用于治疗LSS的经典内服中药,寻找相应的生物学证据证明相关方剂能增强Nrf2/HO-1信号通路的表达,以此验证该理论调节通路防治LSS的相关性。基于该理论延伸出的以“补益肝肾、健脾化痰、活血化瘀”为方向的治疗大法对LSS的治疗行之有效,且相关方剂能增强Nrf2/HO-1信号通路表达的研究结论也为该理论的现代化研究及临床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
2025年09期 v.43;No.502 43-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6K] - 张怡;崔文鹤;侯蕾;
骨质疏松症是骨骼系统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其特征是骨量减少,骨微结构破坏。尿酸是机体内腺嘌呤代谢形成的产物,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尿酸与骨质疏松症的联系有较多研究,结果表明两者之间具有相关性,生理水平下尿酸的抗氧化作用可以保护骨骼,但过高水平的尿酸则会加速骨溶解,增加骨质破坏,从而引发骨质疏松。本文从中医“少火生气,壮火食气”的角度探讨尿酸与骨质疏松症的联系机制,为日后临床工作提供辨证用药思路。
2025年09期 v.43;No.502 48-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6K] - 仲俊泓;孙敬青;
月经病是临床常见的妇科病。针刺因其副作用小、方便实用等优势而被越来越多的月经病患者所接受。目前现代研究关于“局部取穴”治疗月经病的相关研究较少,“以髀调经”理论正是基于此探索针刺髀部穴位治疗月经病的作用。“髀”在古文中指股胯部,即人体的髋部及大腿根部,也是“子宫”之所在。现代医学看来,两髀之中涉及子宫附近的肌肉、筋膜等组织,当这些组织张力增高、收缩压力增大,引起子宫异位或是肌肉缺血等病理表现,会导致月经病。针刺髀周围的穴位能够通过疏通气血、放松肌肉等方式起到治疗作用。本文中笔者结合临床学习体会,探索针刺治疗月经病的新思路,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2025年09期 v.43;No.502 53-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5K] - 吴宁;蒋锴;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一种常见于儿童的行为障碍性疾病,部分患者症状可持续至青春期及成年。主要临床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冲动等,严重影响患者的学习、社交和生活。本文基于络病理论,探讨络病理论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联系,结合中医论治心脾两虚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与络病理论之间的关联,探讨孔圣枕中丹合归脾汤治疗儿童心脾两虚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临床应用,强调治疗应调理心脾、养血通络,方药为孔圣枕中丹合归脾汤,并附验案1则。
2025年09期 v.43;No.502 59-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2K] - 郑浩铃;刘灵娟;徐晓凡;董秀兰;
近年小儿胡桃夹综合征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而中医理论对其病因病机未有统一认识,为进一步明晰胡桃夹综合征的中医病因病机,本文尝试基于圆运动理论分析其病因病机,认为其整体气机沉敛不足,戊土下行不足为发病基础,而肾与膀胱运动不圆为直接病因,其病证表现往往寒热错杂,兼有湿邪滞留,治疗上应以助戊土下行、肾水沉降为要,不吝投祛湿之品,兼调摄其余三脏气机升降有度。
2025年09期 v.43;No.502 64-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8K] - 王凤瑶;黄觉之;张迎霞;邓婧;钟彬毓;余知菲;宋红梅;
时间医学贯穿在每个疾病当中,综合近年研究文献,发现过敏性鼻炎与日节律、昼夜节律、月节律等相关联。中医子午流注纳子法是“人-天-时”的针刺按时取穴法,基于《中华医典5.0》中“可能过敏性鼻炎”的穴位统计,确定卯、辰、未、申、亥时的穴位针刺时间指导、择时服药指导、顺应四时的养生观念。同时,结合熊大经教授鼻鼽治疗经验与临床鼻鼽108例病案,参考卫气循行理论,通过数据药物关联规则分析发现温性卫外组“白芷-藁本-羌活”,凉性卫外组“柴胡-牡丹皮”,益肺卫组“南沙参-炙黄芪”配伍的高频使用,卫气理论贯穿在鼻鼽治疗始终。
2025年09期 v.43;No.502 70-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4K] - 白东林;田丽;吴文先;
过敏性鼻炎病程缠绵,易感易复,文章从风邪致病角度探讨人体过敏性鼻炎的发病过程,认为“风邪内伏”贯穿始终,同时易兼夹别种邪气,当风邪侵袭机体时或可出现“风水相激、风热相煽、风湿相缠、风瘀相阻”四种病理变化,分别确立“祛风利水、疏风清热、祛风除湿、息风化瘀”四种治法,并配以医案阐释治疗此种疾患时的处方用药。文章特别指出,风药的应用或可损伤元气,提出“风根夙疾、一透一固”的治疗手段,同时强调“祛邪不忘扶正、扶正不忘祛邪”,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2025年09期 v.43;No.502 77-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3K] - 何兴淼;张子薇;陈海鹏;吴力群;
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CARAS)是儿童期常见的慢性气道非感染性疾病,其易反复发作,迁延难愈,对儿童的健康影响深远。“因加而发”理论强调体内伏邪潜藏,新邪引动,新故合邪致病及正虚邪实多因素致病,精准揭示了儿童CARAS的发病本质。中医学认为儿童CARAS的病因病机为“肺脾气虚,风痰内伏”,此时患儿表现为正气不足、伏邪潜藏,易因外感等因素诱发疾病反复发作。缓哮止鼽方作为吴力群教授的临床经验方,基于“因加而发”理论,针对该病“本虚标实”的病机特点,通过“化痰祛瘀、祛风通窍、补肺健脾”的治疗思路,有效调节患儿体内正邪关系,以期改善患儿体质,预防疾病复发。本文从“因加而发”发病观出发,探讨缓哮止鼽方在儿童CARAS治疗中的应用与内涵,为儿童CARAS的有效中医药防治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2025年09期 v.43;No.502 83-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1K] - 王芊云;姜晓飞;陈海鹏;吴力群;霍婧伟;
儿童难治性哮喘对常用抗哮喘治疗药物不敏感,治疗较为棘手,气道黏液高分泌是其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病理状态,黏液分泌过多、慢性气道炎症以及纤毛摆动障碍是其主要机制。气道黏液高分泌属于中医“痰”的范畴,“痰”既是儿童难治性哮喘之病因,也是病理产物。“从化”学说起源于《黄帝内经》,是一种对疾病发生发展及变化过程的阐释理论,病邪因外邪、治疗手段或是体质发生从化。自古以来,“治痰”都是哮喘治疗的重点,针对难治性哮喘常规“祛痰”治疗的同时,应结合儿童体质特点,预判“痰湿从化”的方向,急性期分消痰湿,慢性持续期走泄气机、化瘀通络,临床缓解期扶正祛痰,“分质-分期”进行动态调治。本文基于“从化”学说,将“痰湿从化”作为“从化”学说的延伸,阐述儿童难治性哮喘气道黏液高分泌的动态病机演变,提出以儿童体质特点为核心枢纽的病机演变理论,为临床辨治儿童难治性哮喘提供参考。
2025年09期 v.43;No.502 89-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2K]
- 陈胜男;洪勇;韩诗雨;李玉芳;
目的 本研究通过随机对照试验评估耳穴刮痧对肝阳上亢型高血压合并失眠患者血压调控及睡眠质量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1月~2025年1月期间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老年病科门诊及住院的112例肝阳上亢型高血压失眠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接受常规降压方案,观察组在常规降压方案治疗基础上加用耳穴刮痧干预。对两组临床疗效、血压控制情况、睡眠质量及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是96.43%,对比对照组的85.71%(P<0.05)疗效显著。治疗后第三、第四、第十二周,两组血压水平较基线显著下降,且观察组降压幅度更大(P<0.05)。两组在治疗后的第三、第四、第十二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低于治疗前,而观察组在治疗后同期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整个研究过程中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耳穴刮痧疗法可显著改善肝阳上亢型高血压失眠患者的血压及睡眠质量,且安全性良好,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2025年09期 v.43;No.502 95-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3K] - 何丽;任清良;刘忠贵;梅琳;龚珂;李梦;
目的 探索降脂化斑丸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是否能够控制血脂、改善中医证候、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斑块Crouse积分,同时观察其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3年4月~2024年7月在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绵阳医院就诊的108名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1)和观察组(n=57)。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的变化,用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两组间治疗前后IMT、斑块Crouse积分、血脂(HDL、LDL、ApoA1、ApoB)、中医证候积分对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各组内:治疗后IMT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治疗后均较治疗前IMT值缩小或稳定;治疗后斑块Crouse积分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斑块Crouse积分较前明显缩小,且随着时间的延长这种固化、缩小的作用越明显;治疗后对照组CRP、HDL、LDL、ApoA1、ApoB有统计学差异(P<0.01),观察组CRP、HDL有统计学差异(P<0.01),但LDL、ApoA1、ApoB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有统计学差异(P<0.01),且观察组症候积分持续减少趋势更明显。结论 降脂化斑丸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可使颈动脉斑块固化、缩小,LDL、ApoB下降,临床症状缓解,无严重的不良反应。
2025年09期 v.43;No.502 100-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0K] - 杨泱;王娟;赵金荣;杨颖;王明明;杜光勇;
目的 观察蝶腭神经节联合传统穴位埋线对过敏性鼻炎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200例过敏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蝶腭神经节联合传统穴位埋线组、蝶腭神经节埋线组、传统穴位埋线组及药物对照组。蝶腭神经节联合传统穴位埋线组在蝶腭神经节及传统穴位迎香、肺俞穴埋线,蝶腭神经节埋线组在蝶腭神经节处埋线,传统穴位埋线组仅在迎香、肺俞穴埋线,药物对照组口服左西替利嗪。四组均在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4周、1年评估过敏性鼻炎症候积分,通过证候积分公式计算有效率。结果 治疗2周后四组有效率分别为70.21%、88.89%、64.44%、85.71%(P<0.05);治疗4周后四组有效率分别为70.21%、82.22%、68.89%、73.47%(P>0.05);治疗1年后四组有效率分别为70.21%、22.22%、64.44%、10.20%(P<0.001)。鼻炎证候积分比较:治疗2周后和治疗1年后四组比较P<0.05,治疗4周后P>0.05。其中治疗2周和4周后,3个治疗组分别与药物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治疗后1年,蝶腭神经节联合传统穴位埋线组和传统穴位埋线组分别与药物对照组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说明蝶腭神经节联合传统穴位埋线和单纯传统穴位埋线治疗过敏性鼻炎的远期疗效优于药物治疗。结论 埋线治疗过敏性鼻炎疗效确切,其中蝶腭神经节联合传统穴位埋线对过敏性鼻炎患者近期及远期疗效均有益,是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更优方案。
2025年09期 v.43;No.502 106-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6K] - 张会哲;诸晨静;张宇锋;张恒;姚林;成向进;
目的 观察补肺颗粒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内分泌及炎性因子指标的影响,并对其进行相关性分析探讨,以揭示补肺颗粒对COPD稳定期患者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 52例研究病例来自2020年10月~2022年9月盐城市中医院肺病科住院及门诊患者。20例健康对照组来自本院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研究病例采用完全随机区组方法分为安慰剂组22例及补肺颗粒组30例。首先比较20例健康对照组及52例COPD稳定期两组甲状腺功能指标、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皮质醇(COS)、瘦素(Leptin)的变化;再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甲状腺功能、IL-6、TNF-α、COS、Leptin的变化,并对各项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COPD稳定期组较健康对照组IL-6、TNF-α、COS、Leptin升高(P<0.05),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和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下降(P<0.05)。治疗后,补肺颗粒组中医证候积分较安慰剂组下降(P<0.05),IL-6、TNF-α、Leptin下降(P<0.05),COS、TT3升高(P<0.05)。其中IL-6和TNF-α呈正相关(P<0.001),IL-6和COS及TT3呈负相关(P=0.032,P=0.002),TNF-α和TT3呈负相关(P<0.001),COS和TT3呈正相关(P<0.001)。结论 补肺颗粒能够改善COPD稳定期患者肾上腺皮质及甲状腺功能,提高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及患者生活质量;同时可以减少患者体内炎性因子及瘦素水平,延缓肺功能下降,有利于患者维持长期的良好状态。
2025年09期 v.43;No.502 112-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6K] - 李灿灿;邱建利;
目的 探讨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IgE)联合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NLR)诊断过敏性鼻炎(AR)的价值。方法 纳入2022年6月~2024年6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AR患者244例,同期127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基本资料和实验室指标的差异,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IgE、NLR诊断AR的效能,基于Logistic回归构建AR预测模型,并通过ROC曲线评价该模型的价值。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AR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单核细胞计数和IgE水平显著升高(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IgE、NLR诊断AR的AUC>0.7(P<0.05)。当IgE>97.9(U/L)时,诊断AR的灵敏度为56.68%,特异性为89.44%。当NLR>1.98时诊断AR的灵敏度为47.77%,特异性为97.18%。以IgE、NLR建立诊断AR的logistics回归模型为Log(P)=-3.309+0.013*IgE+1.152*NLR,对模型进行拟然比检验(P<0.001)显示拟合效果较好,该模型诊断AR的AUC为0.860(95%CI:0.823~0.895),提示诊断效能较好。结论 IgE、NLR可辅助诊断AR,二者联合能使诊断效能进一步提高,为临床提供了一种低成本、高效率的辅助诊断工具,可在临床中推广此方法。
2025年09期 v.43;No.502 118-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4K] - 付艳辉;胡旭东;黄洋杰;安高华;
目的 探析肺部感染咳嗽治疗中,穴位贴敷+银翘散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摸球法对本院2023年4月~2025年4月收治的120例肺部感染咳嗽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单独使用银翘散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穴位贴敷疗法,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症候积分、炎性因子与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100%、88.33%,观察组更高(P<0.05);治疗前,组间症候积分(咳嗽、咳痰、喘息、胸闷、气短、乏力)、炎性因子水平(CRP、PCT、IL-6)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症候积分更低,CRP、PCT、IL-6水平更低(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00%与对照组3.33%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穴位贴敷联合银翘散用于肺部感染咳嗽的效果显著,可快速改善患者的不良症状与炎性因子水平,治疗安全性高。
2025年09期 v.43;No.502 124-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4K] - 马素丽;屈伟光;蔡海斌;
目的 探讨针灸结合六神消积汤对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3月~2023年3月在我院儿科住院的84例FD患儿,根据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口服予多潘立酮混悬液,研究组患儿采用针灸结合六神消积汤治疗。两组连续治疗四周。评价两组患儿治疗后的临床症状,记录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胃电图(EGG)。比较临床疗效以及血清中NO和5-HT水平,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儿症状评分均无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儿食欲减退、食量减少、脘腹胀、少气懒言、面色少华等症状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患儿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胃窦与胃体AP、FP、正常慢波比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90.48%)显著高于对照组(73.81%);治疗前,两组患儿5-HT、NO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清5-HT、NO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7.14%,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1.90%,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针刺结合中药治疗能改善FD患儿的各种临床症状,协调FD患儿血清5-HT和NO水平,可以作为儿童患者良好的治疗方案。
2025年09期 v.43;No.502 129-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7K] - 周金红;高雅婷;张星星;周晋华;
目的 分析气虚血瘀型肺癌癌因性疲乏(CRF)影响因素,并观察复方守宫散治疗气虚血瘀型肺癌CRF疗效。方法 依据Piper疲乏量表(RPFS)评分,将116例气虚血瘀型肺癌患者分为肺癌CRF组和肺癌不伴CRF组,分析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调查气虚血瘀型肺癌CRF患病率,分析其危险因素。在此基础上运用复方守宫散治疗肺癌CRF,观察治疗前后RPFS评分、EORTC QLQ-C30评分和中医证候积分。结果 气虚血瘀型肺癌CRF患病率为43.97%,轻中度疲乏占84.31%。单因素分析显示TNM分期、癌痛、血红蛋白水平、PSQI评分、HAMD-24项评分、HAMA评分与肺癌CRF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NM分期、癌痛、PSQI评分、HAMD-24项评分是气虚血瘀型肺癌CRF的独立危险因素。守宫散组治疗后RPFS评分、EORTC QLQ-C30亚项中的躯体功能、认知功能、疲倦、便秘评分和中医证候积分较常规治疗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气虚血瘀型肺癌CRF发生率高。肿瘤分期、癌痛程度、睡眠障碍和抑郁障碍是其危险因素。复方守宫散可改善气虚血瘀型肺癌患者CRF和生活质量。
2025年09期 v.43;No.502 134-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9K] - 尤传静;田红飞;
目的 使用补肾活血汤治疗男性肾虚血瘀型糖尿病不育症患者,探究其提高男性糖尿病不育症患者生精功能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所有入组患者在血糖控制良好状态下,将符合肾虚血瘀型糖尿病不育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口服补肾活血汤,对照组口服胰激肽原酶肠溶片,疗程12周。检测记录治疗前后精子质量(包括精子数量、总活力、前向运动比例、畸形率)、精浆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前列腺素E1(PGE1)等指标变化。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精子数量,精子总活力、精子前向运动比例及VEGF、PGE1较治疗前提高,精子畸形率较前降低。结论 补肾活血方可通过促进睾丸微循环,提高糖尿病男性不育症患者的精液质量,影响精浆中VEGF、前列腺素E1和精子畸形率可能是其发挥作用的部分机制。
2025年09期 v.43;No.502 140-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7K] - 陆顺庠;王晓文;姚红;
目的 研究基于经筋理论运用针刀联合中药熏蒸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偏瘫,对肌张力、运动控制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上肢血流速度的影响。方法 将70例脑卒中后上肢肌张力增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针刀联合中药熏蒸)和对照组(仅中药熏蒸)各35例,两组均给予基础药物治疗及康复训练,于治疗前及疗程结束时采用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MAS)、上肢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改良Barthel指数(MBI)及超声多普勒比较两组对肌张力、运动控制功能、日常生活能力、桡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Vs)及舒张期反向血流速度(Vr)的影响。结果 疗程结束时,两组MAS、FMA、MBI评分及桡动脉Vr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改善(P<0.05),治疗后治疗组MAS、FMA、MBI评分及桡动脉Vr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改善(P<0.05),两组桡动脉Vs治疗前后及组间治疗后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基于经筋理论运用针刀联合中药熏蒸能够显著改善脑卒中患者偏瘫上肢肌张力、运动控制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并对上肢血流速度产生影响。
2025年09期 v.43;No.502 146-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7K] - 魏东华;严成渊;余雷;
目的 观察外敷加味活络效灵丹对单纯性肋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将150例单纯性肋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外敷加味活络效灵丹;对照组外贴活血止痛膏。评估入院时和治疗后第3、5、8、15天的临床疗效,包括疼痛程度(VAS评分)、肿胀指数、胸廓活动度、功能活动评分、炎症指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第3天和8天的VAS评分,第5天和8天的肿胀指数、胸廓活动度、功能活动评分显著改善(P<0.05)。治疗第3天时,研究组的IL-1β、IL-10指标数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在治疗第5天、8天,研究组的IL-1β、IL-6、IL-10、TNF-α炎症指标均低于对照组指标(P<0.05)。研究组的治疗总体有效率大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无差异(P>0.05)。结论 加用加味活络效灵丹外敷治疗单纯性肋骨骨折可减轻炎症指标,临床效果显著。
2025年09期 v.43;No.502 152-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2K] - 史倩;栾宇;刘园;许慧玲;
目的 探讨针刺身柱、灵台两穴结合痛敏部位刺络放血疗法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PH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刺身柱、灵台穴,并结合痛敏部位刺络放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细胞分析、C反应蛋白(CRP)水平、疼痛程度、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结果 治疗组在血细胞分析、C反应蛋白水平、疼痛程度(VAS)评分、睡眠质量(PSQI)评分及生活质量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刺身柱、灵台两穴结合痛敏部位刺络放血治疗PHN效果显著,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新方案。
2025年09期 v.43;No.502 158-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2K] - 耿家斌;姜红桥;姜茂;李敏清;王枰稀;袁松;王刚;李卓航;
目的 观察蛇难爬白芷消肿散外用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磁共振成像(MRI)影像与临床症状的改善作用。方法 选取2023年10月~2024年10月收治的90例膝关节滑膜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A组(蛇难爬白芷消肿散治疗,n=30)、B组(物理治疗,n=30)、C组(药物治疗,n=30)。比较三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肿胀评分、Lysholm膝关节评分系统及MRI指标(滑膜厚度、关节积液体积、软骨缺损面积),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三组VAS评分、肿胀评分均降低,Lysholm评分升高,且时间因素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组治疗后1d、3d、7d VAS评分、肿胀评分均低于B组和C组(P<0.05),Lysholm评分均高于B组和C组(P<0.05)。MRI表现上,三组滑膜厚度、关节积液体积及软骨缺损面积均降低,A组治疗后7d上述指标低于B组和C组(P<0.05)。三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10.00%、3.33%、13.33%,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蛇难爬白芷消肿散外用可显著缓解膝关节滑膜炎患者疼痛、肿胀症状,改善膝关节功能及MRI表现,且安全性良好。
2025年09期 v.43;No.502 163-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3K] - 袁小波;王雷;袁浩翔;李峥恺;陈生文;
目的 通过对补血通络丸联合关节镜手术治疗半月板Ⅲ度损伤伴骨髓水肿的临床疗效观察,评价补血通络丸疗效,为补血通络丸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23年1月~2024年1月期间,于内江市中医医院诊治的半月板Ⅲ度损伤伴骨髓水肿病例,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共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两组基础治疗相同,均行半月板修整成形术,对照组围手术期口服盐酸氨基葡萄糖,观察组围手术期口服补血通络丸。记录两组治疗前后疼痛评分、膝关节功能评分、整体磁共振成像评分系统(WORMS)评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检测值。结果 (1)治疗前及治疗后两组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膝关节功能评分均有提高,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2)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两组WORM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月观察组WORM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3)治疗前两组TNF-α检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月与治疗后3月观察组TNF-α检验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补血通络丸联合关节镜下半月板修整成形术,能缓解患者膝关节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加速患者术后康复。补血通络丸长期口服对改善骨髓水肿有一定疗效。
2025年09期 v.43;No.502 169-1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7K] - 张建龙;潘玉会;冯浩;陈硕;蒋尧;李多;张明;
目的 分析“董氏正骨”手法复位联合小夹板外固定治疗AO/OTA-C1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 选取76例AO/OTA-C1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掌侧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治疗组采用“董氏正骨”手法复位联合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的疼痛VAS评分、肿胀程度、影像学改善、腕关节功能评分等。结果 治疗后1天、7天和28天,两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且治疗组治疗后1天和28天时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天、7天和28天,两组肿胀程度均较治疗前下降,且治疗后7天和28天时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受伤第28天和42天时,治疗组的骨痂评分均高出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Cooney腕关节功能评分分布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AO/OTA-C1桡骨远端骨折采用“董氏正骨”手法复位联合小夹板外固定治疗,相较于常规手术治疗而言,能更好地改善患者疼痛、肿胀症状,且能够促进骨折愈合及腕关节功能恢复。
2025年09期 v.43;No.502 175-1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0K] - 胡楠;李宁;宋允沛;
目的 分析温化蠲痹方与温针灸联合应用在类风湿关节炎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选取76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8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联合组采用温化蠲痹方联合温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以及视觉模拟评分(VAS)、健康评估问卷(HAQ)评分、免疫球蛋白(IgG、IgA、IgM)、类风湿因子(RF)、白细胞介素(IL-1、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联合组总有效率(86.48%)显著高于对照组(64.86%,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的VAS、HAQ评分、IgG、IgA、IgM、RF、IL-1、IL-6、TNF-α和CRP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联合组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温化蠲痹方联合温针灸在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中,能够有效改善临床症状、调节免疫功能、降低炎症反应水平,其疗效优于单用西药,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2025年09期 v.43;No.502 180-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5K] - 周建;余金波;孙晶;严湘磊;李丽;熊爱英;费秀丽;刘琨;姚卫国;
目的 探讨消痹散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疗效及对患者关节疼痛与功能的影响。方法 2022年12月~2024年12月期间,选取寒湿痹阻型RA患者90例,分组方法为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45例,常规西医治疗)和研究组(45例,常规西医+消痹散治疗),比较两组ACR20有效率、中医症候积分、炎性因子、关节疼痛和功能、生活质量。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治疗后6周、12周的ACR20有效率更高(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6周、12周中医症候积分降低(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治疗后6周、12周中医症候积分更低(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6周、12周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降低(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治疗后6周、12周CRP、TNF-α、IL-6更低(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6周、12周疾病活动度积分表28(DAS28)、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量表(ODI)、机体功能评估量表(HAQ)评分降低(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治疗后6周、12周DAS28、ODI、HAQ评分更低(P<0.05)。结论 消痹散治疗寒湿痹阻型RA,可提高ACR20有效率,改善临床症状,降低炎症因子,减轻关节疼痛,提高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
2025年09期 v.43;No.502 185-1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1K] - 卢涵宇;贺青涛;彭旭明;
鳄鱼泪综合征是一种刺激味觉时引起流泪反应的疾病,其症状可能持续数月甚至数年,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该病在临床上较为罕见,目前对于该病的治疗手段有限,且治疗后症状易反复。本案患者罹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后出现面部麻木伴紧绷感、进食时流泪,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并结合病史,诊断为鳄鱼泪综合征。本案在浮针医学患肌理论的指导下,即充分理解并注重患肌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在治疗的过程中以准确找到并消除患肌为诊疗思路,通过浮针皮下扫散与再灌注活动,对患肌进行干预,取得了显著的疗效。这一案例为鳄鱼泪综合征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临床借鉴,体现了浮针治疗疑难杂症的优势。
2025年09期 v.43;No.502 191-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8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