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洪成
<正> 余多年来用泻黄散加味治疗鼻病,特别是小儿鼻前庭炎和鼻旁湿疹,取得较好疗效,现举案于后:吕×,女,4岁。1989年8月3日诊。鼻常流涕,前鼻孔下经常发红,时鼻痒打喷嚏,
199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 郑信森
<正> 郑××,女,7岁。1989年8月16日诊。舌边尖及舌面有大小不等之圆形溃疡数枚,口唇上有两处溃疡,周围嫩红,口流清涎,不渴,大便稍干,小便微黄。舌苔白润、质淡红,脉濡滑。询其因:三天前,因天热口渴,一日
199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 杨洪成
<正> 余多年来用泻黄散加味治疗鼻病,特别是小儿鼻前庭炎和鼻旁湿疹,取得较好疗效,现举案于后:吕×,女,4岁。1989年8月3日诊。鼻常流涕,前鼻孔下经常发红,时鼻痒打喷嚏,
199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 谢雍
<正> 在临床中,有一部分婴幼儿泄泻与其母饮食起居或七情劳役失常有关,母食热则乳热,母食寒则乳寒,婴儿食其乳,使脾胃运化失司故泄泻。正如《格致余论》说:“乳子之母,尤宜谨节,饮食下咽,乳汁便通,情欲动中,乳
199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 曾志洪
<正> 黑睛星翳是眼科临床中的一种常见病,笔者应用祛风药辨治星翳,常获疗效,兹将心得简述于下。《内经·太阳阳明论》说:“伤于风者,上先受之。”黑睛,又称“风轮”,风属肝,肝
199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 张培峰
<正> 儿科胃病除急腹症外,其病机以伤食,寒凝气滞为多。而近年甲肝流行,当病变在肝左叶,无黄疸或黄疸之前期患者,会出现标准的胃脘部位疼痛,伴呕恶、食欲不振、乏力等症状。其大便不一定溏泄、舌苔多数不厚腻(曾观察10例,仅一例腹泻,一例便略溏;一例苔
199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 张南,连芳
<正> 痛泻要方原名白术芍药散,因张景岳称其为“治痛泻要方”而有今名。该方由白术、白芍、陈皮、防风组成,功具泻肝补脾、调和气机。前人运用此方,强调必以“腹痛泄泻,泻后痛不止”为据,但笔者在临床中谨守病机,
199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 涂正凡
<正> 历代医家认为,三棱莪术均有破血行气,消积止痛的作用,能治症瘕、积聚、食积、痰积、闭经等证。笔者除用以治疗各种腹内肿块、心腹痛,以及通经堕胎外,还用于以下病证:一、半身不遂半身不遂是中风后遗证的主要症状之一,一般认为这是气虚血滞或肝阳
199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 贵志忠
<正> 王×,男,3岁。1989年8月8日入院,住院号:89424。7天前吃西瓜后,出现腹泻水样大便1天,继则牙龈出血。某医以中药调之(清胃散合葛根芩连汤),剂未尽,见患儿遍身出现紫红色疹子,急送其复诊,诊为暑温,再投中药两剂(均以犀角地黄汤为主),
199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 吴述松
<正> 周××,男,50岁。1985年3月4日诊。每遇劳累即可出现小便淋沥不适,腰膝酸痛无力,时作时休已十年。屡经中西医治疗,效果欠佳。一周前,自感腰痛,小便赤涩不畅,××医院诊为慢性肾盂肾炎,予肌注青、链霉素,又八正散加味治疗一周,效微。刻诊:除
199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 金长泰
<正> 李××,女,28岁。1985年9月4日诊。感冒反复发作二年余,几无宁日。恶风,头额疼,鼻塞流涕,周身酸楚无力。无明显诱因,反复发作。曾在多家医院就诊,按“普通感冒易感型”、“过敏性鼻炎”治疗,服西药解热
199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 朱君华,林馨
<正> 吴×,男,42岁。1985年10月12日诊。无痛性血尿反复发作年余,经省、市医院检查,已排除泌尿系肿瘤、结核、结石及尿路感染。最近尿常规检查偶见蛋白。血常规红、白细胞偏低。眼底检查小动脉痉挛,血压21.3/13.3K
199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 李武忠
<正> 笔者1983年4月~1988年5月用加味防己黄芪汤治疗特发性水肿45例,全为女性门诊病人;经血、尿、便、肾功、肝功、心电图、胸透以及妇科检查均属正常范围,立卧位水试验失常,有25例作I~(131)甲状腺机能试验属正常范
199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 王恩元
<正> 刘××,男,32岁。1989年6月4日诊。一周前感冒咳嗽,服我院自制肺炎合剂,病情不减,渐至壮热口渴思冷饮,咳嗽气急,咯痰黄稠量多,汗少,胸闷,右胁疼痛,小便黄赤,大便干结,两日未行,舌红苔黄腻,脉滑
199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4k] - 李占良,谢正平
<正> 1988年5月~1989年8月,我科用自制黄柏冰片液治疗烧伤患者46例,其中男29例,女17例;年龄最大者45岁,最小者2岁;烧伤面积最大者为36%(按中国九分法,以下同),最小者3%;烧伤部位:头面颈部者6例,胸部者4例,腹部及会阴部者3例,下肢15例,上肢18例。
199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 程登福,叶跃平
<正> 许××,男,46岁。1989年3月28日诊。患者一年前受凉后觉腰以下冷而重着,右下肢酸痛。继则腰骶臀部疼痛并沿右大腿后侧向外踝放射,小腿外侧时有触电样胀麻感。曾摄腰
199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k] - 高开泉
<正> 我所自1983年2月以来,用金荞麦根治疗妇女原发性痛经30例,收效显著。全部病例均在月经初潮就有经期前后或经期间下腹疼痛,经妇科检查无明显器质性病变。其中伴有恶心,呕吐15例(50%),乳房疼痛19例(63%),月经带有血块23例(77%),影响工作、学习
199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 王恒照
<正> 《金匮·中风历节病篇》云:“矾石汤治脚气冲心。”是方以酸涩收湿解毒之矾石二两为主,辅以酸甘生津护肤之浆水一斗五升组成。方后自注“浸脚良”,清陈修园《金匮方歌括》赞曰:“脚气冲心矾石汤,煮须浆水浸
199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 高正星
<正> 白××,女,23岁。1989年7月12日诊。颈胸部皮疹瘙痒已八年多,常用肤轻松软膏外搽,效不卓。后遵某医嘱,抓破皮疹后涂擦水银制剂。嗣后颜面、躯干及四肢红斑、红疹连片,附有细小白屑,高出皮肤,奇痒难忍。经省某医院诊为接
199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 黄凤翔
<正> 环跳穴的主治范围很广泛,据近代临床报道,可用于坐骨神经痛,下肢瘫痪、偏瘫、腰部、股部和膝部疼痛,风疹、湿疹、脚气等。临床处方一般均配伍其它穴辅助治疗,才能达到
199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 曾志洪
<正> 黄××,女,23岁,已婚。1988年8月25日诊。患者两月前曾正常分娩,产后十天即行房事,后小腹坠胀,疼痛,恶露不尽,继发尿频,尿急、尿痛等症。我院门诊诊断为“盆腔
199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 刘鸿
<正> 丹棱县只有十五万人口,但丹棱县中医院却是乐山市振兴中医事业的一颗明珠。该院是一所拥有100张病床的综合性全民所有制医疗单位,有主治、副主任医师8人,全院70多名职工在院党组织、院长
199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 曾志洪
<正> 黑睛星翳是眼科临床中的一种常见病,笔者应用祛风药辨治星翳,常获疗效,兹将心得简述于下。《内经·太阳阳明论》说:“伤于风者,上先受之。”黑睛,又称“风轮”,风属肝,肝
199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 黄凤翔
<正> 环跳穴的主治范围很广泛,据近代临床报道,可用于坐骨神经痛,下肢瘫痪、偏瘫、腰部、股部和膝部疼痛,风疹、湿疹、脚气等。临床处方一般均配伍其它穴辅助治疗,才能达到
199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 曾志洪
<正> 黄××,女,23岁,已婚。1988年8月25日诊。患者两月前曾正常分娩,产后十天即行房事,后小腹坠胀,疼痛,恶露不尽,继发尿频,尿急、尿痛等症。我院门诊诊断为“盆腔
199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 余文彬
<正> 颈性头昏症系指因颈枕部(第一、二颈椎后侧与枕骨上项线之间)软组织病变所致的头昏(头部胀闷、沉重、束紧感及思维不清晰),部分伴有头晕、头痛,视物不清,失眠等症状。检查时均有颈枕间隙区肌肉紧张、压痛,
199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 张素珍
<正> 梁××,男,59岁。1988年5月30日诊。患者盗汗一月余,曾服当归六黄汤之类药物无效。现症:夜寐则全身汗出如浴,醒则汗止,口苦,烦躁不安,小便黄少,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此乃湿热蕴积,熏蒸肝胆。治拟清肝
199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 付少云
<正> 笔者昔事付佑清老中医伺诊,常闻他妙语迭出,特选五则,供同道见斑知豹。1.雨暴虽广,难润无根之苗释义:雨露,喻治病的方法、药物等;根,喻先天之元阴元阳,即生命之根本;苗,喻生命之体。全句形象的说明,人之本元匮乏殆尽,则法多药广,亦难救人于垂危。但他又
199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 董子强,高爱华
<正> 【阳萎】刘××,男,60岁。1987年11月26日诊。患阳萎二年,呈进行性加重,现已完全不能勃起,偶有遗精现象,曾自服补肾壮阳中药数十剂,及男宝、金匮肾气丸等中成药,见效甚微。刻诊:形体虚胖,面色(白光)白,
199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 朱玉梅
<正> 笔者从1986年到88年底,治疗恶露不绝35例,其中,年龄最小者21岁,最大者43岁,病程最短者13天(人工流产),最长者76天,流产及分娩情况,属正常分娩者16例,剖腹产3例,其中初产17例,经产2例,人工流产14例,
199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 尤学理
<正> 傅山,字青主,明末清初医家,以妇科成就见称。《傅青主女科》(简称《女科》)是其代表作,在中医妇科中有较深远的影响。本文就《女科》中肝脏的病机病理观作一讨论。
199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 王秋
<正> 宋××,女,58岁。1987年1月21日诊。入冬以来,咳嗽反复发作,逐渐加重,近一月来咳甚时尿随咳出,且随咳嗽加重而增剧。经中西医治疗未见好转。诊见:形瘦体弱,神情焦急,气短气紧,咳吐泡沫痰涎,形寒怕冷,食欲减少,大便正常,苔白,脉沉。证属冬季感寒,病久不愈,累及于肾。经云:“五脏之
199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 姜修群
<正> 王××,男,7月。1989年2月6日诊。住院号49417。反复解粘液稀便2月余,以细菌性痢疾收入我院。查体温35.9℃,慢性病容,精神不振,皮肤弹性可,面色黑黄,唇淡红,咽部(一),心肺(一),腹膨,软,肠鸣活跃。用氟哌酸
199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 祝松青
,徐行
<正> 1982年7月~1985年7月我们治疗了34例胫骨结节骨骺炎,其中男25例,女9例;年龄最小11岁,最大16岁;发病时间最长2年,最短3月;双侧受累19例,单侧15例;有外伤史29例,无明显外伤史10例。
199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 张南,连芳
<正> 痛泻要方原名白术芍药散,因张景岳称其为“治痛泻要方”而有今名。该方由白术、白芍、陈皮、防风组成,功具泻肝补脾、调和气机。前人运用此方,强调必以“腹痛泄泻,泻后痛不止”为据,但笔者在临床中谨守病机,
199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 张伯华
<正> 向××,男,61岁。住院号1076,1989年5月21日诊。五年来反复咳嗽气喘、心悸,先后住院治疗四次。此次因受凉旧病复发一周,89年4月9日入院。X线、心电图提示:“慢支炎伴感染、肺气肿、肺心病”。经用抗炎、强心、止咳、平喘及对症治疗一月,症状无改
199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8k] - 黄明
<正> 石××,女,39岁。1983年11月8日诊。素体虚胖,因情志刺激后出现右胁疼痛、胀满,伴有微发热,腹胀已10余日。刻下食欲不振,厌油腻,口苦,大便溏,小便微黄,咽干,舌
199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5k] - 董子强,高爱华
<正> 【阳萎】刘××,男,60岁。1987年11月26日诊。患阳萎二年,呈进行性加重,现已完全不能勃起,偶有遗精现象,曾自服补肾壮阳中药数十剂,及男宝、金匮肾气丸等中成药,见效甚微。刻诊:形体虚胖,面色(白光)白,
199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 高正星
<正> 白××,女,23岁。1989年7月12日诊。颈胸部皮疹瘙痒已八年多,常用肤轻松软膏外搽,效不卓。后遵某医嘱,抓破皮疹后涂擦水银制剂。嗣后颜面、躯干及四肢红斑、红疹连片,附有细小白屑,高出皮肤,奇痒难忍。经省某医院诊为接
199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 李玉芳,成绍辉,李雪梅
<正> 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皮下剥脱伤的方法,对加快积液的吸收、预防感染、免除手术之苦、保留原有皮肤,使肢体外形和功能正常等,均收到良好效果,自1986年2片以来,我们治疗了12例,其中年龄最大者38岁,最小14岁,平均年龄26岁;9例车祸伤,2例从高处
199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k] - 张心海
<正> 阴阳升降既有阳升阴降的一面,又有阴升阳降的一面。李东垣曾论阳升阴降,特重于阳气的升发。朱丹溪继李氏观点,创以阴升阳降,“阴阳比和”的新观点。他认为要达到
199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 赵文生
<正> “增水行舟”是吴鞠通针对热结阳明、伤津耗液以致大便秘结而设立的一种治法。是法以大剂量增益津液之品,使热结液枯的粪便得以自下,该法“妙在寓泻于补,以补药之体,作泻药之用,既可攻实,又可防虚”
199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 凃晓华
<正> 笔者曾有幸侍诊于我县名老中医任迪夫侧,获益不浅。现择任老运用附子之经验于后,以飧同道。一、温病救误,药用盐附邓××,男,48岁。1980年11月15日诊。头身疼痛,腰痛,两胁胀痛,潮热汗出粘衣已
199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 付少云
<正> 笔者昔事付佑清老中医伺诊,常闻他妙语迭出,特选五则,供同道见斑知豹。1.雨暴虽广,难润无根之苗释义:雨露,喻治病的方法、药物等;根,喻先天之元阴元阳,即生命之根本;苗,喻生命之体。全句形象的说明,人之本元匮乏殆尽,则法多药广,亦难救人于垂危。但他又
199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 程哲
<正> 黑塔子根为柿科植物福州柿的根。四川大部分地区四季可采、药源丰富。我科根据民间多用于利水消肿、通便。从1986年至1988年底共治疗80例,结果表明其利水、通便的功效确实。其适应症为肺热咳嗽、臌胀、经闭等。兹举二例如下。
199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 何天有
<正> 笔者在临症及我区肿瘤普查中总结出中医诊断肿瘤的四大要点,即“枯,瘀、痛、虚”。现概括如下。一、枯肿瘤病人一般有失神之状,即面色枯白而大肉瘦削,精神萎靡,目光呆滞,对
199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 王永茂
<正> 我市已故老中医方静轩,积多年临床经验,总结出治肺寒型哮喘验方,介绍如下:方药组成:制川乌、广木香各9克,当归6克,紫油桂、丁香各3克,吴萸、木瓜、甘草各15克。
199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 何天有
<正> 笔者在临症及我区肿瘤普查中总结出中医诊断肿瘤的四大要点,即“枯,瘀、痛、虚”。现概括如下。一、枯肿瘤病人一般有失神之状,即面色枯白而大肉瘦削,精神萎靡,目光呆滞,对
199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 李建国,孙玉良
<正> 1987年11月~1988年9月,我们采用YN—LA型遗尿症电疗仪、磁珠压耳治疗58例遗尿,其中男26例,女32例;年龄最小4岁,最大18岁;病程最短1年,最长15年;诊断标准:凡经医院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属于功能性遗尿病;临床分型:肾气不足19例:沉睡
199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 钱家圭
<正> 陈×,男,3岁。1988年7月18日诊。患儿素体健康,精力充沛。唯每年入夏后,汗出频频,尤以睡中头汗为显,常为衣枕俱湿,多方治疗未效。现症:烦渴喜冷饮,寐不安,烦躁,食减,舌红脉数。此属小儿稚阴稚阳之
199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 夏永潮
<正> 柳×,女,27岁。1987年12月26日诊。一年前忽发右眼视力模糊不清,四肢瘫痪,住某院神经科诊为视神经脊髓炎,经中西药物治疗好转,遗有视力不佳,四肢无力,走路不稳,肢体麻木,小便失禁等症。刻下伴见气短无力,口干苦,大便干结。舌淡苔薄白,脉弦。检查:
199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 宋锡祥
<正> 笔者近年来用自拟土茯苓大黄汤治疗带状疱疹多例,经反复验证,疗效迅速可靠。自拟土茯苓大黄汤:土茯苓120克,大黄、银花、连翘各30克,黄连、黄柏、生地各10兜。邓××,女,66岁。1986年7
199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 曹华勋
<正> 盛暑炎热,持久吹电扇风可使人致病,笔者曾治二例。【巅顶疼痛】周××,女,39岁。1988年7月15日诊。三周前,夜间入睡未关电扇,醒后感头部沉重而痛,次日延医治疗,予以复方阿斯匹林及维生素B_1、注射安定痛并服消炎痛
199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 陈永华
<正> 李×,男,27岁。1984年3月20日诊。右侧第七肋间部至腋中线出现丘状疱疹二天,6、7个为一群,表面红、痛如针刺火燎,晚上疼痛较剧,彻夜难眠。刻下体温37.9℃,纳差,舌苔稍黄,脉数。处方:板蓝根、贯众各20克,生白
199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 朱彤,江培春
<正> 赵×,女,18岁。因经期阵发性汗出四天,于1986年10月20日诊。四天前,系经期第一天,与人口角,愤懑不已,遂致胸胁胀满,次日即月经停止,并阵发性烘热汗出,汗流夹背,衬衣皆湿若水洗,每日必发6~7次,食便尚调。
199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k] - 唐彦文
<正> 笔者采用自拟面正汤治疗面部神经周围瘫多例,疗程短,且不论新病或久治不愈者,效果均满意,介绍如下。药物组成:钩藤(后煎)15克,石决明(先煎)30克,淮牛膝15克,当归、天麻、防
199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 程哲
<正> 黑塔子根为柿科植物福州柿的根。四川大部分地区四季可采、药源丰富。我科根据民间多用于利水消肿、通便。从1986年至1988年底共治疗80例,结果表明其利水、通便的功效确实。其适应症为肺热咳嗽、臌胀、经闭等。兹举二例如下。
199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 王永茂
<正> 我市已故老中医方静轩,积多年临床经验,总结出治肺寒型哮喘验方,介绍如下:方药组成:制川乌、广木香各9克,当归6克,紫油桂、丁香各3克,吴萸、木瓜、甘草各15克。
199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 郭贵明
<正> 一、六经病的涵义《伤寒论》六经病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六经病泛指一切外感疾病。狭义的六经病指由经络引起的疾病。仲景论述的六经病是根据《素问·热论》六经分证的基础上进一步充实发展起来的证候分类方法。广义六经病的每一
199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 余文彬
<正> 颈性头昏症系指因颈枕部(第一、二颈椎后侧与枕骨上项线之间)软组织病变所致的头昏(头部胀闷、沉重、束紧感及思维不清晰),部分伴有头晕、头痛,视物不清,失眠等症状。检查时均有颈枕间隙区肌肉紧张、压痛,
199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 段平
<正> 笔者受李时珍用蓖麻子仁捣膏外敷治肿毒的启发,自拟丹毒膏治疗丹毒,疗效颇佳,兹介绍如下:取生蓖麻子仁40~50粒,生巴豆仁7~8粒,制马钱子粉、生甘草粉各2克。共捣烂,再加香油适量制成膏,根据患部面积大小,摊
199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k] - 李志琪
<正> 陈××,女,35岁,已婚。1988年9月26日诊。七年前安环后即出现经前及经期小腹坠胀疼痛、喜按,伴肛门坠胀,近三年腹痛加重,需常服去痛片。既往月经正常,但末次月经提前半月而至,量多,疼痛如前,他院妇检,
199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 高开泉
<正> 我所自1983年2月以来,用金荞麦根治疗妇女原发性痛经30例,收效显著。全部病例均在月经初潮就有经期前后或经期间下腹疼痛,经妇科检查无明显器质性病变。其中伴有恶心,呕吐15例(50%),乳房疼痛19例(63%),月经带有血块23例(77%),影响工作、学习
199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 程登福,叶跃平
<正> 许××,男,46岁。1989年3月28日诊。患者一年前受凉后觉腰以下冷而重着,右下肢酸痛。继则腰骶臀部疼痛并沿右大腿后侧向外踝放射,小腿外侧时有触电样胀麻感。曾摄腰
199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k] - 王履亨
<正> 笔者运用玉屏风散为主治疗气虚型感冒,收到了稳效,降低复发率的效果。兹介绍于下。病因病机本病多由素体虚弱,气虚不固,屏障失司,风寒外袭,导致营卫失调而产生诸证,又或因初病失治,汗泄过甚,汗愈
199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 谢雍
<正> 当归拈痛汤是明·李东垣所创,由当归、羌活、苍术、白术、黄芩、茵陈、党参、苦参、葛根、泽泻、茯苓、防风、知母、升麻、甘草组成,原意用以治疗湿热抟结的四肢关节烦痛、肩背沉重,
199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 李怀瑜
<正> 急性肾小球肾炎属祖国医学水肿范畴,笔者认为,病因以风热、湿热、热毒为多见。在整个病程中始终存在着肾气不化,水湿内停,瘀热胶着不去的病理变化,甚至在恢复期亦有不同程度的湿热未尽,气不化水,留瘀为患的征
199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 余建明
,方家军
,李怀瑜
<正> 1985年3月~1989年3月,我们以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炎28例,其中男17例,女,11例;年龄24~52岁;住院时间60~120天;诊断均按1977年北戴河肾炎座谈会标准,分为慢
199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 周世熊
<正> 【感冒】邹×,男,58岁。1988年7月13日诊。恶寒发热、咽痛近一月,经中、西药治疗后,仅发热除,恶寒诸症却时轻时重,缠绵不愈。刻下兼见烦渴欲饮,无汗、失音、小便不利、脉浮、
199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 祝松青
,徐行
<正> 1982年7月~1985年7月我们治疗了34例胫骨结节骨骺炎,其中男25例,女9例;年龄最小11岁,最大16岁;发病时间最长2年,最短3月;双侧受累19例,单侧15例;有外伤史29例,无明显外伤史10例。
199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 王履亨
<正> 笔者运用玉屏风散为主治疗气虚型感冒,收到了稳效,降低复发率的效果。兹介绍于下。病因病机本病多由素体虚弱,气虚不固,屏障失司,风寒外袭,导致营卫失调而产生诸证,又或因初病失治,汗泄过甚,汗愈
199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 朱君华,林馨
<正> 吴×,男,42岁。1985年10月12日诊。无痛性血尿反复发作年余,经省、市医院检查,已排除泌尿系肿瘤、结核、结石及尿路感染。最近尿常规检查偶见蛋白。血常规红、白细胞偏低。眼底检查小动脉痉挛,血压21.3/13.3K
199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k] - 唐彦文
<正> 笔者采用自拟面正汤治疗面部神经周围瘫多例,疗程短,且不论新病或久治不愈者,效果均满意,介绍如下。药物组成:钩藤(后煎)15克,石决明(先煎)30克,淮牛膝15克,当归、天麻、防
199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 李超医,黄中柱
<正> 张景岳云:“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医方考》亦载“泻责之脾”。余在近三十年的临床实践中,每遇小儿泄泻亦宗治脾之法,并结合小儿的生理特点和病理变化,因势利导处方用药,屡获良效,兹举要如下。
199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 张培峰
<正> 儿科胃病除急腹症外,其病机以伤食,寒凝气滞为多。而近年甲肝流行,当病变在肝左叶,无黄疸或黄疸之前期患者,会出现标准的胃脘部位疼痛,伴呕恶、食欲不振、乏力等症状。其大便不一定溏泄、舌苔多数不厚腻(曾观察10例,仅一例腹泻,一例便略溏;一例苔
199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 姜修群
<正> 王××,男,7月。1989年2月6日诊。住院号49417。反复解粘液稀便2月余,以细菌性痢疾收入我院。查体温35.9℃,慢性病容,精神不振,皮肤弹性可,面色黑黄,唇淡红,咽部(一),心肺(一),腹膨,软,肠鸣活跃。用氟哌酸
199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 李洪如
<正> 收敛药性酸涩,有收敛固脱的作用,临床多用于治疗久病滑脱不禁诸证。我市名老中医李子丰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上辅之以治疗小儿腹泻,无论新久,每获佳效,兹举例介绍如下:王××,女,3岁。1987年8月20日就
199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 管捷
<正> 乙型旰炎是以HBsAg阳性为主要标志,该病患者多述“乏力、厌食、便溏、胁痛”诸症,乃脾气虚弱的主要特征;“胁痛”是肝病,肝郁血滞则胁痛。正是在一虚一滞的基础上,病毒才侵袭人休。因此,本病之病位在肝,肝伤及脾;病机主于脾虚、血滞。故益气
199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 王恩元
<正> 刘××,男,32岁。1989年6月4日诊。一周前感冒咳嗽,服我院自制肺炎合剂,病情不减,渐至壮热口渴思冷饮,咳嗽气急,咯痰黄稠量多,汗少,胸闷,右胁疼痛,小便黄赤,大便干结,两日未行,舌红苔黄腻,脉滑
199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4k] - 成积玉
<正> 夹竹桃叶三片放入盆中,然后倒入开水500毫升,待水颜色变成浅黄色时,趁热外洗患处,每日2次,每次15分钟。夹竹桃叶,异名为白羊桃叶等。功用强心利尿,镇痛祛瘀,似与治疗皮肤瘙痒无关。但《内经》谓:“诸痛痒疮,皆属于心”夹竹桃
199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 王恒照
<正> 《金匮·中风历节病篇》云:“矾石汤治脚气冲心。”是方以酸涩收湿解毒之矾石二两为主,辅以酸甘生津护肤之浆水一斗五升组成。方后自注“浸脚良”,清陈修园《金匮方歌括》赞曰:“脚气冲心矾石汤,煮须浆水浸
199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 范保根
<正> 胆囊穴又称胆囊点,为经外奇穴,是晚近新发现的穴位。经临床施针观察,该穴针感强烈,能诱发“循经传感”现象,并且对相应内脏具有“气至病所”的治疗效应和生理调节功能。
199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 许振
<正> 笔者曾随许子春主治中医师诊治一闭经患者,病程虽久,却收效迅捷,颇耐寻味。叶××,女,24岁,未婚。1982年3月11日诊。1979年7月起经闭迄今未行。81年4至6月曾注射黄体酮后有3个周期经行而量极少,后虽迭进中西药,月水一直不行。进一步探问,方知起病由临经之日,因天气炎热,入
199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 刘志群
<正> 崔××,女,39岁。1983年2月8日诊。患者自82年11月中旬始现腹部胀大,下肢浮肿,巩膜黄染,经当地医生用保肝利尿剂及中药茵陈附子汤治疗罔效,病情日见加重。刻诊:腹大如
199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 张伯华
<正> 向××,男,61岁。住院号1076,1989年5月21日诊。五年来反复咳嗽气喘、心悸,先后住院治疗四次。此次因受凉旧病复发一周,89年4月9日入院。X线、心电图提示:“慢支炎伴感染、肺气肿、肺心病”。经用抗炎、强心、止咳、平喘及对症治疗一月,症状无改
199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8k] - 刘志群
<正> 崔××,女,39岁。1983年2月8日诊。患者自82年11月中旬始现腹部胀大,下肢浮肿,巩膜黄染,经当地医生用保肝利尿剂及中药茵陈附子汤治疗罔效,病情日见加重。刻诊:腹大如
199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 李颖
<正> 【肺肾阳虚型】赵×,21岁,未婚。1983年11月13日诊。经水八个月未行,求治多处无效。平日小腹冷痛,畏寒肢冷,咳吐涎沫。刻诊:喉中痰鸣有声,面色紫暗,鼻头色青黑。舌质瘀暗,苔白滑,脉
199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 徐作钊
<正> 凃××,女,62岁。1986年10月14日诊。两月前患头痛,腰痛,四肢酸软无力。某医院诊断为重感,服中西药及针灸治疗,头痛减轻,但腰痛逐渐加重,且下肢逐渐软瘫,不能行走。经重庆市某医院作CT 和实验室检查,均无器质性病变,初步诊断为:①老年性腰椎
199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 胡义保
<正> “肝常有余”说,首见于明代著明儿科学家万密斋《育婴家秘》一书。此说精辟地概括了小儿肝脏的基本特点,为儿科疾病的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正确认识和掌握小儿肝有余这一特点,对临床实践及小儿的健康保育均具有
199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 王秋
<正> 笔者师承家父王履亨验方茵陈丹牡汤化裁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多例,疗效显著,兹介绍如下。方剂组成:茵陈、丹参、牡蛎(先熬)、蒲公英各30克,栀子、郁金、柴胡各12克,秦艽20克,山楂15克,大黄、甘草各6克。小儿
199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 郭贵明
<正> 笔者自1984年以来采用成都中医学院刘跃三教授自拟四地汤治疗皮肤瘙痒症多例,收效甚捷。方药组成:生地、地榆各15克,地骨皮18克,地肤子30克。兼外感风寒者加桂枝10克,
199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 余建明
,方家军
,李怀瑜
<正> 1985年3月~1989年3月,我们以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炎28例,其中男17例,女,11例;年龄24~52岁;住院时间60~120天;诊断均按1977年北戴河肾炎座谈会标准,分为慢
199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 张心海
<正> 阴阳升降既有阳升阴降的一面,又有阴升阳降的一面。李东垣曾论阳升阴降,特重于阳气的升发。朱丹溪继李氏观点,创以阴升阳降,“阴阳比和”的新观点。他认为要达到
199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 赵文生
<正> “增水行舟”是吴鞠通针对热结阳明、伤津耗液以致大便秘结而设立的一种治法。是法以大剂量增益津液之品,使热结液枯的粪便得以自下,该法“妙在寓泻于补,以补药之体,作泻药之用,既可攻实,又可防虚”
199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 凃晓华
<正> 笔者曾有幸侍诊于我县名老中医任迪夫侧,获益不浅。现择任老运用附子之经验于后,以飧同道。一、温病救误,药用盐附邓××,男,48岁。1980年11月15日诊。头身疼痛,腰痛,两胁胀痛,潮热汗出粘衣已
199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 刘国应
<正> 笔者近年来用六神丸外敷治疗鸡眼20例,疗效满意,一般用药5~15天即可治愈。治疗方法:先用10%洗必泰溶液消毒局部,用利刀削去鸡眼表面粗糙角质层,以不出
199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 余俊常
<正> 尿潴留,中医称为癃闭,多为肛门、直肠、生殖器、膀胱、尿道疾病、或腰麻手术后所引起。《灵枢经》云:“实则癃闭,虚则遗溺。”尿闭多为实症,故治宜泻之。取穴:中极、阴陵泉、关元、膀胱俞。针刺捻转得气后,留针温灸20分钟,再加强刺激
199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 徐作钊
<正> 凃××,女,62岁。1986年10月14日诊。两月前患头痛,腰痛,四肢酸软无力。某医院诊断为重感,服中西药及针灸治疗,头痛减轻,但腰痛逐渐加重,且下肢逐渐软瘫,不能行走。经重庆市某医院作CT 和实验室检查,均无器质性病变,初步诊断为:①老年性腰椎
199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 郑信森
<正> 郑××,女,7岁。1989年8月16日诊。舌边尖及舌面有大小不等之圆形溃疡数枚,口唇上有两处溃疡,周围嫩红,口流清涎,不渴,大便稍干,小便微黄。舌苔白润、质淡红,脉濡滑。询其因:三天前,因天热口渴,一日
199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 陈俊华
<正> 蜻蜒,是我国古老的民间动物药,微寒无毒,用于强阴止精,壮阳。近代,多作为强身、壮阴、保精的主药,组成复方,颇见疗效。早在明朝以前,已有不少药书记述了蜻蜒的品种,以及它的疗效。《本草纲目》(明·李时珍)记载:“蜻(?)言其尾青葱也;蛉虰言
199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 质夫
<正> ④天生一不朽之人,而其子若孙必欲推而纳之于必朽之处。(袁枚《与薛寿鱼书》)——天生一个不朽的人,但是他的子孙一定要把他推入到必朽之处。
199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 张连城,芦善存,张升堂
<正> 【产后尿失禁】李×,女,28岁。1980年1月4日诊。患者平素体质虚弱,一月前娩一女婴后即有尿频、尿急。妇产科诊为泌尿系感染,予抗菌素治疗,略有好转,然小便淋沥不禁,稍用力则尿液自出,同时伴有气短、心悸,
199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 涂正凡
<正> 历代医家认为,三棱莪术均有破血行气,消积止痛的作用,能治症瘕、积聚、食积、痰积、闭经等证。笔者除用以治疗各种腹内肿块、心腹痛,以及通经堕胎外,还用于以下病证:一、半身不遂半身不遂是中风后遗证的主要症状之一,一般认为这是气虚血滞或肝阳
199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 郭贵明
<正> 一、六经病的涵义《伤寒论》六经病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六经病泛指一切外感疾病。狭义的六经病指由经络引起的疾病。仲景论述的六经病是根据《素问·热论》六经分证的基础上进一步充实发展起来的证候分类方法。广义六经病的每一
199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 魏才旺
<正> 《伤寒论》所论之厥逆,不是指一种单独的病证,而是指一个发生在多种病证危重阶段时的症状。所谓“厥者,手足逆冷是也”。本论对其病因病机及证治,著述颇详,向被业医
199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3k] - 尤学理
<正> 傅山,字青主,明末清初医家,以妇科成就见称。《傅青主女科》(简称《女科》)是其代表作,在中医妇科中有较深远的影响。本文就《女科》中肝脏的病机病理观作一讨论。
199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 甘树炯
<正> 徐××,男,61岁。1987年7月21日诊。患者素弱,一月前因感冒发热,咳嗽痰多,经当地医院诊为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并肺部感染,入院治疗。经抗感染、退热等治疗,热退、咳嗽好转。唯觉胸中烦而不舒,且偶有似风吹之凉感,经胸透,心电图等检查,未见特别病变
199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 胡义保
<正> “肝常有余”说,首见于明代著明儿科学家万密斋《育婴家秘》一书。此说精辟地概括了小儿肝脏的基本特点,为儿科疾病的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正确认识和掌握小儿肝有余这一特点,对临床实践及小儿的健康保育均具有
199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 王振英,贾文涛
<正> 王乃英主任医师年逾八旬,从事中医工作60余年,尤擅内科、妇科。现将笔者随诊之4例乳房疾病摘录如下。【乳衄】张××,女,28岁。1986年8月诊。一月来乳头流出血样分泌物,点滴不
199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 杨淑英
<正> 刘××,男,48岁。1989年6月5日诊。近三年来,头晕目眩,胸脘满闷,心悸。迭用西药治疗,仅短暂缓解,后又发作依然。一月前双眼视物不清,以右眼为重。某医院诊为“中心性视网膜炎”。西药治疗月余,不见好转。诊时主诉:除上证外,视野中有黑色斑状
199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 朱玉梅
<正> 笔者从1986年到88年底,治疗恶露不绝35例,其中,年龄最小者21岁,最大者43岁,病程最短者13天(人工流产),最长者76天,流产及分娩情况,属正常分娩者16例,剖腹产3例,其中初产17例,经产2例,人工流产14例,
199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 陈俊华
<正> 蜻蜒,是我国古老的民间动物药,微寒无毒,用于强阴止精,壮阳。近代,多作为强身、壮阴、保精的主药,组成复方,颇见疗效。早在明朝以前,已有不少药书记述了蜻蜒的品种,以及它的疗效。《本草纲目》(明·李时珍)记载:“蜻(?)言其尾青葱也;蛉虰言
199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 王振英,贾文涛
<正> 王乃英主任医师年逾八旬,从事中医工作60余年,尤擅内科、妇科。现将笔者随诊之4例乳房疾病摘录如下。【乳衄】张××,女,28岁。1986年8月诊。一月来乳头流出血样分泌物,点滴不
199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 甘树炯
<正> 徐××,男,61岁。1987年7月21日诊。患者素弱,一月前因感冒发热,咳嗽痰多,经当地医院诊为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并肺部感染,入院治疗。经抗感染、退热等治疗,热退、咳嗽好转。唯觉胸中烦而不舒,且偶有似风吹之凉感,经胸透,心电图等检查,未见特别病变
199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 周世熊
<正> 【感冒】邹×,男,58岁。1988年7月13日诊。恶寒发热、咽痛近一月,经中、西药治疗后,仅发热除,恶寒诸症却时轻时重,缠绵不愈。刻下兼见烦渴欲饮,无汗、失音、小便不利、脉浮、
199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 段平
<正> 笔者受李时珍用蓖麻子仁捣膏外敷治肿毒的启发,自拟丹毒膏治疗丹毒,疗效颇佳,兹介绍如下:取生蓖麻子仁40~50粒,生巴豆仁7~8粒,制马钱子粉、生甘草粉各2克。共捣烂,再加香油适量制成膏,根据患部面积大小,摊
199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k] - 宋锡祥
<正> 笔者近年来用自拟土茯苓大黄汤治疗带状疱疹多例,经反复验证,疗效迅速可靠。自拟土茯苓大黄汤:土茯苓120克,大黄、银花、连翘各30克,黄连、黄柏、生地各10兜。邓××,女,66岁。1986年7
199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 曹华勋
<正> 盛暑炎热,持久吹电扇风可使人致病,笔者曾治二例。【巅顶疼痛】周××,女,39岁。1988年7月15日诊。三周前,夜间入睡未关电扇,醒后感头部沉重而痛,次日延医治疗,予以复方阿斯匹林及维生素B_1、注射安定痛并服消炎痛
199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 刘国应
<正> 笔者近年来用六神丸外敷治疗鸡眼20例,疗效满意,一般用药5~15天即可治愈。治疗方法:先用10%洗必泰溶液消毒局部,用利刀削去鸡眼表面粗糙角质层,以不出
199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 余俊常
<正> 尿潴留,中医称为癃闭,多为肛门、直肠、生殖器、膀胱、尿道疾病、或腰麻手术后所引起。《灵枢经》云:“实则癃闭,虚则遗溺。”尿闭多为实症,故治宜泻之。取穴:中极、阴陵泉、关元、膀胱俞。针刺捻转得气后,留针温灸20分钟,再加强刺激
199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 文国刚
<正> 温法是用于治疗里寒证的一种方法,里寒证则以五脏中的某脏或某几脏为其基本体现。因此,临床上能否根据里寒证的证候表现辨析出它的病位与病机,是正确把握使用温法的关
199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1k] - 张成道,申德林,陈仁
<正> 朱××,男,53岁。1985年4月12日入院,住院号134677。乏力纳差腹胀尿黄二周。查体温36.5℃,血压13.3/9.33KPa。精神萎靡。全身皮肤巩膜重度黄染,腹膨隆,腹水征阳性,肝脾肋下未能触及,下肢浮肿。肝功:总胆红素:171μmol/L,转氨酶正常,白蛋白
199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 胡敏,万红梅
<正> 近年来,我们采用自拟大黄白及散为主,配合西医补液等,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63例,其中男39例,女24例;发病年龄最大者65岁,最小者17岁,以35~45岁为多;经X线胃肠钡餐透视或纤维胃镜等检查证实为十二指肠
199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 金长泰
<正> 李××,女,28岁。1985年9月4日诊。感冒反复发作二年余,几无宁日。恶风,头额疼,鼻塞流涕,周身酸楚无力。无明显诱因,反复发作。曾在多家医院就诊,按“普通感冒易感型”、“过敏性鼻炎”治疗,服西药解热
199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 李洪如
<正> 收敛药性酸涩,有收敛固脱的作用,临床多用于治疗久病滑脱不禁诸证。我市名老中医李子丰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上辅之以治疗小儿腹泻,无论新久,每获佳效,兹举例介绍如下:王××,女,3岁。1987年8月20日就
199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 管捷
<正> 乙型旰炎是以HBsAg阳性为主要标志,该病患者多述“乏力、厌食、便溏、胁痛”诸症,乃脾气虚弱的主要特征;“胁痛”是肝病,肝郁血滞则胁痛。正是在一虚一滞的基础上,病毒才侵袭人休。因此,本病之病位在肝,肝伤及脾;病机主于脾虚、血滞。故益气
199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 谢自成
<正> 笔者自1981年以来,运用自拟加味连蛤散治疗小儿旋耳疮200例。其中,男128例,女72例;1岁以内者103例,1~2岁75例,3~5岁22例;发病在3天以内就诊者132例,3~12天就诊者68例。其中有聤耳病灶者28例。
199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 谢雍
<正> 当归拈痛汤是明·李东垣所创,由当归、羌活、苍术、白术、黄芩、茵陈、党参、苦参、葛根、泽泻、茯苓、防风、知母、升麻、甘草组成,原意用以治疗湿热抟结的四肢关节烦痛、肩背沉重,
199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 贵志忠
<正> 王×,男,3岁。1989年8月8日入院,住院号:89424。7天前吃西瓜后,出现腹泻水样大便1天,继则牙龈出血。某医以中药调之(清胃散合葛根芩连汤),剂未尽,见患儿遍身出现紫红色疹子,急送其复诊,诊为暑温,再投中药两剂(均以犀角地黄汤为主),
199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 谢自成
<正> 笔者自1981年以来,运用自拟加味连蛤散治疗小儿旋耳疮200例。其中,男128例,女72例;1岁以内者103例,1~2岁75例,3~5岁22例;发病在3天以内就诊者132例,3~12天就诊者68例。其中有聤耳病灶者28例。
199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 张成道,申德林,陈仁
<正> 朱××,男,53岁。1985年4月12日入院,住院号134677。乏力纳差腹胀尿黄二周。查体温36.5℃,血压13.3/9.33KPa。精神萎靡。全身皮肤巩膜重度黄染,腹膨隆,腹水征阳性,肝脾肋下未能触及,下肢浮肿。肝功:总胆红素:171μmol/L,转氨酶正常,白蛋白
199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 李志琪
<正> 陈××,女,35岁,已婚。1988年9月26日诊。七年前安环后即出现经前及经期小腹坠胀疼痛、喜按,伴肛门坠胀,近三年腹痛加重,需常服去痛片。既往月经正常,但末次月经提前半月而至,量多,疼痛如前,他院妇检,
199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 李占良,谢正平
<正> 1988年5月~1989年8月,我科用自制黄柏冰片液治疗烧伤患者46例,其中男29例,女17例;年龄最大者45岁,最小者2岁;烧伤面积最大者为36%(按中国九分法,以下同),最小者3%;烧伤部位:头面颈部者6例,胸部者4例,腹部及会阴部者3例,下肢15例,上肢18例。
199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 成积玉
<正> 夹竹桃叶三片放入盆中,然后倒入开水500毫升,待水颜色变成浅黄色时,趁热外洗患处,每日2次,每次15分钟。夹竹桃叶,异名为白羊桃叶等。功用强心利尿,镇痛祛瘀,似与治疗皮肤瘙痒无关。但《内经》谓:“诸痛痒疮,皆属于心”夹竹桃
199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 许振
<正> 笔者曾随许子春主治中医师诊治一闭经患者,病程虽久,却收效迅捷,颇耐寻味。叶××,女,24岁,未婚。1982年3月11日诊。1979年7月起经闭迄今未行。81年4至6月曾注射黄体酮后有3个周期经行而量极少,后虽迭进中西药,月水一直不行。进一步探问,方知起病由临经之日,因天气炎热,入
199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 李颖
<正> 【肺肾阳虚型】赵×,21岁,未婚。1983年11月13日诊。经水八个月未行,求治多处无效。平日小腹冷痛,畏寒肢冷,咳吐涎沫。刻诊:喉中痰鸣有声,面色紫暗,鼻头色青黑。舌质瘀暗,苔白滑,脉
199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 杨淑英
<正> 刘××,男,48岁。1989年6月5日诊。近三年来,头晕目眩,胸脘满闷,心悸。迭用西药治疗,仅短暂缓解,后又发作依然。一月前双眼视物不清,以右眼为重。某医院诊为“中心性视网膜炎”。西药治疗月余,不见好转。诊时主诉:除上证外,视野中有黑色斑状
199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 质夫
<正> ④天生一不朽之人,而其子若孙必欲推而纳之于必朽之处。(袁枚《与薛寿鱼书》)——天生一个不朽的人,但是他的子孙一定要把他推入到必朽之处。
199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 张连城,芦善存,张升堂
<正> 【产后尿失禁】李×,女,28岁。1980年1月4日诊。患者平素体质虚弱,一月前娩一女婴后即有尿频、尿急。妇产科诊为泌尿系感染,予抗菌素治疗,略有好转,然小便淋沥不禁,稍用力则尿液自出,同时伴有气短、心悸,
199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 范保根
<正> 胆囊穴又称胆囊点,为经外奇穴,是晚近新发现的穴位。经临床施针观察,该穴针感强烈,能诱发“循经传感”现象,并且对相应内脏具有“气至病所”的治疗效应和生理调节功能。
199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 黄明
<正> 石××,女,39岁。1983年11月8日诊。素体虚胖,因情志刺激后出现右胁疼痛、胀满,伴有微发热,腹胀已10余日。刻下食欲不振,厌油腻,口苦,大便溏,小便微黄,咽干,舌
199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5k] - 李玉芳,成绍辉,李雪梅
<正> 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皮下剥脱伤的方法,对加快积液的吸收、预防感染、免除手术之苦、保留原有皮肤,使肢体外形和功能正常等,均收到良好效果,自1986年2片以来,我们治疗了12例,其中年龄最大者38岁,最小14岁,平均年龄26岁;9例车祸伤,2例从高处
199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k] - 陈永华
<正> 李×,男,27岁。1984年3月20日诊。右侧第七肋间部至腋中线出现丘状疱疹二天,6、7个为一群,表面红、痛如针刺火燎,晚上疼痛较剧,彻夜难眠。刻下体温37.9℃,纳差,舌苔稍黄,脉数。处方:板蓝根、贯众各20克,生白
199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 朱彤,江培春
<正> 赵×,女,18岁。因经期阵发性汗出四天,于1986年10月20日诊。四天前,系经期第一天,与人口角,愤懑不已,遂致胸胁胀满,次日即月经停止,并阵发性烘热汗出,汗流夹背,衬衣皆湿若水洗,每日必发6~7次,食便尚调。
199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k] - 魏才旺
<正> 《伤寒论》所论之厥逆,不是指一种单独的病证,而是指一个发生在多种病证危重阶段时的症状。所谓“厥者,手足逆冷是也”。本论对其病因病机及证治,著述颇详,向被业医
199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3k] - 刘鸿
<正> 丹棱县只有十五万人口,但丹棱县中医院却是乐山市振兴中医事业的一颗明珠。该院是一所拥有100张病床的综合性全民所有制医疗单位,有主治、副主任医师8人,全院70多名职工在院党组织、院长
199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 文国刚
<正> 温法是用于治疗里寒证的一种方法,里寒证则以五脏中的某脏或某几脏为其基本体现。因此,临床上能否根据里寒证的证候表现辨析出它的病位与病机,是正确把握使用温法的关
199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1k] - 徐行
,祝松青
<正> 干性坐骨神经炎,属中医腰腿痛,痹证范畴。我们根据阴阳、脏腑、标本、病机、病位学说,在兼顾阴阳、脏腑、标本的内在关系,病机与病位结合的前提
199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 李超医,黄中柱
<正> 张景岳云:“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医方考》亦载“泻责之脾”。余在近三十年的临床实践中,每遇小儿泄泻亦宗治脾之法,并结合小儿的生理特点和病理变化,因势利导处方用药,屡获良效,兹举要如下。
199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 王秋
<正> 宋××,女,58岁。1987年1月21日诊。入冬以来,咳嗽反复发作,逐渐加重,近一月来咳甚时尿随咳出,且随咳嗽加重而增剧。经中西医治疗未见好转。诊见:形瘦体弱,神情焦急,气短气紧,咳吐泡沫痰涎,形寒怕冷,食欲减少,大便正常,苔白,脉沉。证属冬季感寒,病久不愈,累及于肾。经云:“五脏之
199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 谢雍
<正> 在临床中,有一部分婴幼儿泄泻与其母饮食起居或七情劳役失常有关,母食热则乳热,母食寒则乳寒,婴儿食其乳,使脾胃运化失司故泄泻。正如《格致余论》说:“乳子之母,尤宜谨节,饮食下咽,乳汁便通,情欲动中,乳
199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 王秋
<正> 笔者师承家父王履亨验方茵陈丹牡汤化裁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多例,疗效显著,兹介绍如下。方剂组成:茵陈、丹参、牡蛎(先熬)、蒲公英各30克,栀子、郁金、柴胡各12克,秦艽20克,山楂15克,大黄、甘草各6克。小儿
199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 李怀瑜
<正> 急性肾小球肾炎属祖国医学水肿范畴,笔者认为,病因以风热、湿热、热毒为多见。在整个病程中始终存在着肾气不化,水湿内停,瘀热胶着不去的病理变化,甚至在恢复期亦有不同程度的湿热未尽,气不化水,留瘀为患的征
199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 郭贵明
<正> 笔者自1984年以来采用成都中医学院刘跃三教授自拟四地汤治疗皮肤瘙痒症多例,收效甚捷。方药组成:生地、地榆各15克,地骨皮18克,地肤子30克。兼外感风寒者加桂枝10克,
199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 徐行
,祝松青
<正> 干性坐骨神经炎,属中医腰腿痛,痹证范畴。我们根据阴阳、脏腑、标本、病机、病位学说,在兼顾阴阳、脏腑、标本的内在关系,病机与病位结合的前提
199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 胡敏,万红梅
<正> 近年来,我们采用自拟大黄白及散为主,配合西医补液等,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63例,其中男39例,女24例;发病年龄最大者65岁,最小者17岁,以35~45岁为多;经X线胃肠钡餐透视或纤维胃镜等检查证实为十二指肠
199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 李武忠
<正> 笔者1983年4月~1988年5月用加味防己黄芪汤治疗特发性水肿45例,全为女性门诊病人;经血、尿、便、肾功、肝功、心电图、胸透以及妇科检查均属正常范围,立卧位水试验失常,有25例作I~(131)甲状腺机能试验属正常范
199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 张素珍
<正> 梁××,男,59岁。1988年5月30日诊。患者盗汗一月余,曾服当归六黄汤之类药物无效。现症:夜寐则全身汗出如浴,醒则汗止,口苦,烦躁不安,小便黄少,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此乃湿热蕴积,熏蒸肝胆。治拟清肝
199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 李建国,孙玉良
<正> 1987年11月~1988年9月,我们采用YN—LA型遗尿症电疗仪、磁珠压耳治疗58例遗尿,其中男26例,女32例;年龄最小4岁,最大18岁;病程最短1年,最长15年;诊断标准:凡经医院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属于功能性遗尿病;临床分型:肾气不足19例:沉睡
199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 钱家圭
<正> 陈×,男,3岁。1988年7月18日诊。患儿素体健康,精力充沛。唯每年入夏后,汗出频频,尤以睡中头汗为显,常为衣枕俱湿,多方治疗未效。现症:烦渴喜冷饮,寐不安,烦躁,食减,舌红脉数。此属小儿稚阴稚阳之
199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 吴述松
<正> 周××,男,50岁。1985年3月4日诊。每遇劳累即可出现小便淋沥不适,腰膝酸痛无力,时作时休已十年。屡经中西医治疗,效果欠佳。一周前,自感腰痛,小便赤涩不畅,××医院诊为慢性肾盂肾炎,予肌注青、链霉素,又八正散加味治疗一周,效微。刻诊:除
199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 夏永潮
<正> 柳×,女,27岁。1987年12月26日诊。一年前忽发右眼视力模糊不清,四肢瘫痪,住某院神经科诊为视神经脊髓炎,经中西药物治疗好转,遗有视力不佳,四肢无力,走路不稳,肢体麻木,小便失禁等症。刻下伴见气短无力,口干苦,大便干结。舌淡苔薄白,脉弦。检查:
1990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本期数据